湖南之窗讯(通讯员 夏俊杰 刘攸迪 徐海盈) 初秋时节,即将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株洲市渌口区的田野山间,王十万黄辣椒缀满枝头、千亩湘莲硕果盈塘、鲜果小镇里瓜果累累。作为长株潭都市圈“南大门”与“后花园”,株洲市渌口区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区域振兴之路。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渌口区税务局聚焦精准税惠服务,护航农业企业从“种植丰收”迈向“产业增收”。
税促升级:黄辣椒从“枝头鲜”到“罐中香”
“株洲王十万黄辣椒”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皮薄、肉厚、色鲜的本地特色黄辣椒,不仅成为了湘菜后厨的“新宠”,更通过深加工实现了“身价倍增”。为用好株洲王十万黄辣椒这张王牌,让黄辣椒“走得远、卖得好”,株洲河包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提纯复壮的黄辣椒种子,建立42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形成规模化种植。针对黄辣椒“不易储藏、品类单一”的痛点,公司反复考虑后决定投资新建910立方米冷库和2000余平方米加工厂房,并引进全自动流水生产线,系统开发“剁、浸、干、油”四类黄辣椒深加工产品。
从传统的农业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的转变,虽然为王十万黄辣椒拓宽线上下销路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也让企业面临涉税管理的新挑战。
“原来简单深加工不能算产品技术研发享受税收政策优惠,多亏税务干部主动上门送政策,还手把手教我们建免税台账,把深加工产品和自产自销农产品分开核算,让我们搞活动、拓销路更有底气。”株洲河包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晓慧说。
针对株洲河包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传统农业种植到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经营转变特点,渌口区税务局“罗博士”工作室系统梳理了农产品销售的相关税费政策,形成清晰详细的政策清单,运用“政策找人”机制,主动上门开展合规辅导,指导纳税人建立农产品分类明细台账,树牢企业合规经营意识,为黄辣椒“剁、浸、干、油”产业体系升级注入税收动力。
税促活力:鲜果小镇从“摘果子”到“玩整天”
今年以来,位于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的3A级景区朱亭鲜果小镇亲子农乐园成了“亲子打卡地”。这片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果园,如今已有100亩蓝莓园、400亩柑橘园、600亩桃园等,实现“四季有花赏、全年有果采”。依托田园风光,景区还推出休闲采摘、观景娱乐、亲子研学、农耕科普等活动。2024年该景区全年游客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33%,成了城市周末周边游的首选热门景区之一。
“‘种植+观光+研学’的多业态模式拉来了人气,也给我们财务人员出了难题,我们也担心一不小心开错了发票影响公司的纳税信用。”面对接踵而至的客流,朱亭鲜果小镇亲子农乐园的工作人员表示。依托税费业务“未诉先办”机制,渌口区税务局聚焦企业经营实际,对开票流程、税费申报等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高频风险点开展“手把手”指导,引导企业以合规经营接住“客潮红利”。
税助发展:湘莲谷从“采莲子”到“住下来”
一直以来,湘莲便是渌口区的传统农作物。近年来,得益于农文旅融合开发,“采莲体验”更是成为了渌口区的“爆款项目”。湖南海智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在该区朱亭镇、淦田镇、古岳峰镇等地流转4000余亩土地,投资建立了湘莲种植产业化基地和3个湘莲加工厂,“千亩荷塘采莲忙”成为当地农户的新工作常态。位于荷塘旁的朱亭五号山谷民宿更借势推出“荷花节”,以汉服游园、民俗体验、农产品展销等活动,让游客从“一日游”变成“过夜游”,从“采莲赏景”延伸到“住宿消费”。
“农副产品销售、民俗住宿、餐饮服务混在一起,之前总担心报税出问题。”朱亭五号山谷民宿负责人谷御锦说。针对朱亭五号山谷“农副产品销售+民俗住宿+餐饮服务”的复合经营业态,渌口区税务局建立了“风险预警+精准辅导”的“一企一策”监管机制,聚焦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常见风险点,上门辅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健全内控体系,主动防范化解企业在活动筹备与运营中产生的涉税风险,让“农旅经济”既聚人气,更稳经营。
“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渌口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化需求,主动靠前精细服务,以税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让‘丰收红利’转化为长效发展动能。”渌口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贺翊平表示。